5月27日,國軒高科第十一屆科技大會在合肥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以《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科技——淺談可再生能源和氫能》為題作主旨報告。

包信和

5月27日,國軒高科第十一屆科技大會在合肥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以《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科技——淺談可再生能源和氫能》為題作主旨報告,暢談中科大與國軒的緣分,支招碳中和實現路徑,詳解二氧化碳轉化利用。

談國軒:100多科大人在國軒工作

應邀現場參加國軒高科科技大會,包信和非常高興,他高度評價國軒高科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科技的發展,“國軒的科技大會已經舉辦到第十一屆了,這種堅持的精神讓我們非常敬佩?!彼€介紹說,中科大一直跟國軒高科有著密切的聯系,“剛剛張院長講到,我們科大有80多位校友在國軒高科工作。但是我們統計一下,國軒有100多人與科大相關?!?/p>

對于電池的技術選擇,包信和表示他非常贊同國軒高科的做法,“一是提高容量,提高性能,二是安全性,最重要的是降低每度電儲能所花費的成本?!彼€透露,中科大長期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化學電源能量密度,并在開發高性能的鋰電池以及快充電池方面,與國軒高科有較好的合作。

談雙碳: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是根本

實現“碳中和”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

包信和認為,碳中和目標實現,需要經濟社會達到一定的條件和水平,把促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有序地發展光能源、硅能源、氫能源與可再生能源,要推動能源技術與現代信息、新材料和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探索能源生產和消費新模式。

他認為,實現碳中和與能源革命的必然途徑有:化石能源是基礎,可再生能源是根本,氫能技術是關鍵,負碳技術(如CCS /CCUS等)是未來。

談儲能:氫作為儲能載體作用重大

結合專業領域研究,包信和著重論述了可再生能源規?;煤蛢δ軉栴}。他認為,太陽能是未來可再生能源規?;玫闹攸c,具有成為未來重要能源的特征和潛力。太陽能電池未來發展的方向應該側重于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的應用,包括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量子點電池、有機太陽能電池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等,其中,高效/低成本的硅基疊層電池技術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

他提出,太陽能發電必須與儲能系統配套。其中,氫作為大規模儲能載體,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氫的來源豐富,屬于清潔能源,經濟性相對較高,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制氫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要有能源,一個方法是太陽能光電水制氫技術,但效率相對較低,第二個做法是高溫熱解,但是能耗較高,還有就是電化學制氫技術,這是綜合來看最可行的方法,關鍵是如何提升電解效率。中國科大目前正在推進這方面的研究。

[責任編輯:陳長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國軒高科
中科院
包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