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中科電氣
8月31日,中科電氣(300035)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粉體加工基地項目開工儀式在安徽安慶望江縣舉行。
據悉,中科電氣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粉體加工基地項目占地約158畝,總投資5.1億元。項目圍繞“石油焦-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鏈協同,充分利用安慶石化優質的石油焦資源,將安慶石化煉油化工產業積累與中科電氣新能源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積累進行融合,依此在望江縣打造綠色石油化工及新能源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集群。
中科電氣表示,本次開工儀式的圓滿舉行標志著公司將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提升負極材料的供貨能力,更是公司新能源材料事業部產業布局的戰略性里程碑,將全方位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電池網注意到,就在8月30日,中科電氣披露半年度報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合并財務報表實現營業收入20.33億元,同比增長147.0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3億元,同比增長64.91%。
2022年上半年中科電氣主要會計數據 單位:元
其中,中科電氣鋰電負極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8.76億元,同比增長167.77%;實現負極材料出貨量48,398.68噸、確認收入數量45,496.99噸,同比分別增加104.54%、93.23%;獲得發明專利6項,另有70項正在申請并獲得受理的專利(其中61項為發明專利)。
資料顯示,中科電氣鋰電負極業務由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中科星城”)對外經營銷售,截至目前,公司布局有湖南長沙寧鄉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生產基地(湖南中科星城)、貴州銅仁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基地(貴州中科星城)、云南曲靖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基地(云南中科星城)、貴州貴安新區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基地(貴安新區中科星城)、四川眉山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基地(四川中科星城)、安徽望江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粉體生產基地(海達新材料)以及四川雅安石墨化加工基地(集能新材料,參股)。
同日(30日),中科電氣還發布公告表示,為提升上市公司管理效率,理順新能源材料事業部管理架構,整合內部資源,做大做強鋰電負極業務板塊,公司將其持有的湖南中科星城、貴州中科星城、集能新材料的全部股權,按照截止2022年6月30日的賬面凈值劃轉給公司全資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科技有限公司。
太平洋證券日前研報表示,中科電氣年產3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及4.5萬噸石墨化加工建設項目有望在下半年投產,石墨化產能有望增加4.5萬噸,自供率有望提升至47%以上,帶動盈利修復。出貨量方面,公司有多個項目在建或規劃建設中,下半年負極產能有望新增8萬噸,總產能有望提升至17萬噸以上,全年出貨量有望達到13萬噸,營收/凈利同比增速達到130%/90%。
此外,在產能方面,中科電氣負極規劃產能合計在45萬噸左右,石墨化產能合計在40萬噸左右,預計2025年前將全部投產,達產后石墨化自供率有望達到80%以上,帶動公司全球市占率提升至15%以上??蛻舴矫?,公司與國內主要動力電池企業均保持長期合作關系,如比亞迪、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億緯鋰能等(按出貨量排序),且與寧德、億緯合資建廠,加深大客戶綁定,出貨確定性強;同時,公司積極布局海外業務,已批量供貨韓國SKOn,三星、LG和松下正在拓展進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