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EC | 2022中國(廣東·東莞)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論壇現場
ABEC|2022中國(廣東·東莞)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論壇8月30-31日在廣東東莞舉行。圍繞“新賽道蝶變躍升新勢力加速整合新生態賦能中國”這一主題,就飆漲的鋰價、新一輪技術競賽、新勢力整合等熱點話題,與會的產、學、研界專業人士深入探討。
本屆論壇由廣東省東莞市政府、ABEC組委會主辦,東莞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管理委員會、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等聯合主辦。
新一輪技術競賽開啟
“雙碳”目標下,新能源汽車推廣加速。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已分別完成327.9萬輛和319.4萬輛,同比均增長1.2倍。多位業內人士已將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期提升至650萬輛左右,且這一數據第四季度有望再度上調。
ABEC組委會秘書長、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在論壇開幕式上表示,截至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與鋰電池出貨量已經在全球穩占半壁江山,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動力電池百億級投資項目頻頻落地,數百吉瓦時中短期產能規劃目標競相推出,智能裝備與核心材料也緊跟電池企業的布局節奏,開啟了新一輪技術與產能的競賽。
江西贛鋒鋰電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戈志敏在論壇上表示,2021年,國內鋰鹽產量約41.9萬噸,約占全球總產量的65%,其中來自國內鋰礦資源約12.2萬噸,對外依存率約71%。預計未來十年,在新能源汽車、5G技術、儲能、3C數碼等快速增長的驅動下,全球鋰鹽需求量呈快速上漲趨勢,預計在2025年年需求量達160萬噸,2030年達400萬噸。未來十年,鋰供需維持緊平衡。
鋰價飆漲 電池回收勢在必行
最近兩年,鋰電全產業鏈掀起漲價潮。如2020年12月,碳酸鋰價格只有近5萬元/噸,今年4月則達到了46萬元/噸,漲幅超8倍。
電池原材料資源緊缺及價格上漲,讓車企成本壓力巨大。新賽道上,電池業正從“破繭而出”走向“蝶變躍升”。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徐政和認為,布局鋰、鈷、鎳等關鍵資源,建立一個電池生產和回收的循環體系,通過電池回收及電池材料修復再生,可從根本上影響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資源保障。同時,從環境角度看,為避免環境污染問題,電池回收同樣勢在必行。
格林美副總經理張宇平同樣表示,電池正極材料產業發展加大了我國資源對外依存度,未來5年內金屬資源需求持續擴大,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可一定程度緩解供需緊張的情況。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副總裁、新能源汽車分析師李鷂分析稱,廢舊電池環境風險和政策紅利期雙重驅動下,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將迎大規模放量。
美國科學家、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斯坦利·惠廷厄姆在論壇上建議,關注無鈷正極的研發生產、新的制造技術、能耗降低、區域供應鏈的完善、礦產資源的保供及采用清潔采礦和加工、清潔的回收技術等等。
新勢力加速整合
于清教表示,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走高,為保障供應鏈的安全、穩定與協同,電池新能源全產業鏈戰略合作在持續深化,產業一體化布局全面升溫;下游需求市場持續提質擴容,行業景氣度大幅提升,各細分領域再獲跨界投資者的青睞。
中金公司投行部董事、總經理陳泉泉指出,近年來,多家企業跨界入局鋰電上游礦產資源,其中,電池企業與主機廠通過資本、產業合作,加強鋰、鈷、鎳、磷等資源端供應保障。傳統制造業經營業績承壓,多元化轉型需求強烈。此外,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領域,也頻現跨界投資者身影。同時,外資也在積極布局中國鋰電產業鏈。
“在新能源汽車的黃金時期,需要全產業鏈一同協作,建立穩定的生態鏈,上下游形成協同,不能孤軍奮戰?!逼嫒鹦履茉雌嚰夹g有限公司Pack技術部部長、蕪湖奇達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峰在論壇上也表示,“從礦產、材料、電芯到主機廠,各頭部企業要更具擔當,在保質保量的同時做好人才、資源的合理分配,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穩步發展?!?/p>